首页
>政务公开>服务资讯>通知公告

广安市前锋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广安市前锋区2022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前府办发〔2022〕17号)

发布时间: 2022- 08- 09 14: 15浏览次数: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级有关部门:

《广安市前锋区2022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广安市前锋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8月9日

广安市前锋区2022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

2022年,全区政务公开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区关于政务公开工作决策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深化重大项目、同城融圈、产业结构、改革创新等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为突破口,着力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政策宣传解读、基层政务公开、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运维管理等重点任务,不断提高全区政务公开工作质效,努力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和社会环境。

一、紧扣发展主动公开,持续提升政府工作透明度

(一)聚焦重大项目投资公开信息。围绕“两新一重”、城市更新、产业发展、创新平台、生态保护、民生社会事业等领域重大项目,及时发布项目谋划编制、项目争取、招商引资、投资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年度固定资产投资计划、项目建设进度等信息。适时公开106个“挂图作战”重点项目(任务)推进、项目投资“红黑榜”督查考评、社会民间投资政策、房地产开发等信息。

(二)聚焦“同城融圈”建设公开信息。紧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公开全面融入重庆都市圈年度重点合作项目情况,推进渝广产业协作、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境联保联治等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及时公开西渝高铁广安段、G660广渝快速通道前锋段等重大交通设施项目推进情况。主动公开合(川)广(安)长(寿)协同发展示范区等跨省际产业园区建设情况。

(三)聚焦壮大产业总量公开信息。主动公开轻工服装、装备制造、能源建材、农产品加工、总部经济等重点产业项目引进、建设、投产等信息。做好粮油、生猪、青花椒、茶叶等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广安青花椒、广安松针等优势特色产业提质,以及优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等信息公开。多渠道多形式发布青花椒现代农业园区、大美田园、大良田园、浪漫流杯滩等特色农业旅游项目,举办“桃花节”“李子节”“骑行游”等体验活动,发展体验农业与观光农业相结合的特色旅游信息。推进“千企万品”促销、“广货走四方”活动等信息公开。

(四)聚焦改革创新开放合作公开信息。推进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等信息公开,推动“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证照分离”、政务服务事项“一窗分类办理”、落实“双随机、一公开”“互联网+监管”、国资国企、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等改革措施公开。做好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信息发布。做好成立四川农业大学成渝乡村振兴研究院前锋分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庆市妇幼保健院与前锋区妇幼保健院合作等信息发布。推动落实支持科技创新政策措施公开,及时发布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创建园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创建情况等信息。

(五)聚焦改善民生增进福祉公开信息。深入推进面向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群体就业专项活动、促进稳岗就业创业、恢复市场消费等政策措施公开。深化落地落实“双减”“五项管理”、促进教育优质发展等教育政策信息公开。加强社会保障提质扩面、“一老一小”、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等重点民生政策推送。做好47项省市定民生工程、12件区定民生实事实施信息公开。指导公共企事业单位主动公开服务标准、资费标准及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信息。做好污染防治管控、绿色低碳发展、生态破坏事件调查处理等信息公开。加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信息公开力度。

(六)聚焦安全稳定防范风险公开信息。多形式多途径发布重大风险信息,提升信息发布覆盖率、精准度和时效性。加强公共安全、灾害事故等突发事件信息公开,严格做好疫情防控、疫苗接种、森林防灭火安全提示、预警预报等信息发布。依法依规公开食品药品、危险化学品、水电站、燃气等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情况,以及安全生产领域严重失信主体名单。

(七)聚焦其他领域公开信息。多维度推动减税降费专项配套支持政策精准传递,切实为市场主体降本减负。推进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年度目录公开。依法依规公开债务限额、余额,以及政府投资年度计划、项目实施、监督检查等信息。做好财政预决算、政府采购、本地区行政事业性收费等信息公开。规范公布并动态更新权责清单、公共服务事项清单、证明事项告知承诺目录。及时公开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情况。加大审计结果公开力度,被审计单位主动向社会公告整改结果。按规定向社会公开各级政府及其部门政务失信信息。

二、依法做好申请公开,切实维护公民信息知情权

(八)把好信息公开源头关。以群众申请为导向,分类梳理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集中领域事项,定期评估审查不予公开或依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按照“属地管理”和“主体责任”原则,将群众申请频率高、涉及公共利益调整、需要群众广泛知晓,且可以公开的政府信息纳入主动公开范围,及时向社会公开,切实维护群众的知情权,从源头减少不必要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九)把好公开申请办理关。及时更新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栏目,拓展线上线下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接收渠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规范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办理流程,严格执行接收、审核、办理、答复、送达、归档等程序,优化完善答复书、补正告知书、延期答复告知书、收取信息处理费通知书等文书模板,严格把握时间节点,依规妥善处理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事项,有效提升办理质量。

(十)把好公开申请答复关。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审查明确“补不补”、职责区分判断“该不该”、信息检索确认“有没有”、内容研判决定“给不给”、答复把握“当不当”等内容审查,做好补正、检索、送达等证据留存,降低答复法律风险,减少不必要的行政争议。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处理费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办函〔2020〕109号)、《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处理费有关事项的通知》(川财税〔2021〕2号)要求,按标准收取信息处理费,维护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秩序。优化政府信息公开答复送达流程,确保在法定时限内按申请人要求的送达方式和载体形式进行答复。

三、规范基层政务公开,着力推进信息公开标准化

(十一)优化更新标准目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土空间规划、重大建设项目、公共资源交易等26个试点领域基层政务公开标准指引,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结合本级行政权力清单、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再梳理、再细化重点工作公开事项,动态调整基层政务公开标准目录,完善公开事项的名称、内容、依据、时限、主体、渠道等要素,进一步做好常态化公开。区级有关部门抓好相关标准指引的落实。

(十二)规范公开工作流程。对照主动公开基本目录编制、指南编制发布、主动公开平台建设等9项省级政务公开地方标准,构建发布、解读、回应有序衔接的政务公开工作体系,进一步优化政府信息管理、信息发布、解读回应、依申请公开、公众参与、监督考核等工作流程和各环节管理,逐步覆盖基层政府行政权力运行全过程和政务服务全流程,促进政务公开工作与其他业务工作融合发展。

(十三)及时有效公开信息。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平台建设,持续规范基层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建设,着力拓宽信息公开渠道,不断丰富信息公开方式,切实提高信息公开时效。利用政府门户网站、政务新媒体、广播、电视、信息公示栏、村(居)务公开栏等平台,集中分类发布本级政府及部门、镇(街道)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重点公布涉农补贴申报、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发放、低保救助、社保办理、抚恤优待、宅基审批、农村建房等信息。围绕公众普遍需求,合理公开便民办事服务指南、政策明白卡、便民公告等信息,精准推送惠企利民政策、基层群众关心关注的民生政策信息。

(十四)大力开展试点示范。学习借鉴成都、雅安等地深化政务公开促进基层政府治理能力提升先行县(市、区)经验做法,围绕行政决策、重点领域信息、为民办事服务、政策落实、智慧政务建设等方面,积极开展试点示范,打造基层政务公开特色名片。在政务服务大厅、便民服务中心、图书馆、档案馆等场所设置标识清楚、方便实用的政务公开专区,开通政务公开窗口,明确政务公开专员,制作政务公开地图,配备政策解读人员,满足群众政策查阅、办事指引、公开申请等需求。7月底前制定年度深化政务公开提升基层政府治理能力工作方案,明确主要任务和完成时间,年底总结报送工作亮点和典型经验;确定2个试点镇(街道)。

四、聚焦群众关心关切,逐步扩大公众参与覆盖面

(十五)深入推进政策集中公开。9月底前,明确现行有效的行政规范性文件标题、正文、文号、成文日期、发布日期和有效性,及时更新标注修改、废止、失效等情况,在区政府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公开专栏集中公开。探索政府公文分类展示,鼓励围

绕群众、企业办事创业需求和关注热点,创设特色主题分类。持续优化检索、下载、数据互联互通等功能。

(十六)切实提升政策解读质量。重点围绕核心概念、政策差异、影响范围、惠民举措、执行标准等要素,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及对群众权益产生影响的政策文件解读。坚持政策文件与解读方案、解读材料同起草、同审核、同发布。利用音视频、图解、文字等方式,重点解读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政策事项,真正让群众愿意看、看得懂、记得住、信得过。加强人工智能技术运用,探索建立政策知识库,及时解答政策咨询事项。坚持政府对社会解读,确保执行环节不遗漏、不走样。

(十七)积极稳妥回应社会关切。推进网上群众诉求平台集成建设,实现诉求信息智能化管理、社会诉求“一台通办”。加快推进市区12345市民热线智能知识库互联互通,提高群众问答的便利性和快捷性。规范群众诉求受理、转办、督办、回访等全流程办理标准,建立“台账登记—交办转办—整改销号—办结回复—定期抽查”诉求回应闭环机制。健全留言选登机制,及时公开留言答复情况。定期梳理更新常见问题解答库,集中回应普遍疑问,提升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加强政务舆情风险研判,提高政务舆情监测能力。

五、优化公开平台载体,不断提高信息获取便利性

(十八)加强政府网站建设运维。提升“IPv6二级链接支持率”和“IPv6三级链接支持率”,确保两项测评指标达到99%以上。完善政府网站办事服务、互动交流等功能,加强适老化与无障碍改造,提升网站搜索精准度。进一步规范政府网站域名管理,依法处置假冒政府网站。高效办理“我为政府网站找错”平台网民留言。9月底前,政府门户网站公开、办事、互动等功能对接区融媒体平台,确保提供内容、延伸发布取得较好效果。

(十九)强化政务新媒体监督管理。全面排查政府系统政务新媒体开办情况,及时查缺补漏,确保应报尽报、应管尽管。规范填报“全国政务新媒体信息报送系统”,及时补报应纳入而未纳入系统账号,注销关停已纳入但不属于政府系统政务新媒体账号,杜绝瞒报漏报。清理整合功能相近、用户关注度和利用率低的账号,注销关停无力运维的“僵尸”“空壳”、过度“娱乐化”、发布信息与职能无关的账号。强化底数管理,严格落实政府系统政务新媒体开设、变更、关停、注销等分级备案制度。做优做强主账号,不断优化政务新媒体矩阵结构。创新运维管理方式,支持依托本地融媒体中心发布信息。

(二十)创新平台载体融合发展。汇聚政府网站信息发布、便民办事、互动交流等栏目或系统信息数据,建设分类科学、集中规范、共享共用的政府网站集约化平台统一信息资源库,推动跨网站、跨系统、跨层级资源相互调用和信息共享互认。探索建立政务新媒体集约化云平台,推动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互联互通、整体发声、协同联动,实现数据同源、服务同根,确保资源共享、数据互认、便捷高效。

六、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全力保障政务公开实效性

(二十一)严格履行公开主体责任。各地各部门要落实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经办人员责任,按照本工作要点积极认真履职,主动开展工作,专题研究解决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切实纠正不当行为。每月5日前,将本地本单位上月制作的政府信息(涉密信息除外)台账,上报区政府办公室备查。将本工作要点落实情况纳入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予以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各地各部门要严格对照本工作要点,主动认领、全面梳理,形成工作台账,逐项推动落实,确保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二十二)明确法定主动公开要求。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二十条规定的15项法定公开类别,科学合理确定公开方式,不断优化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实时更新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调整法定主动公开栏目类别,规范发布规划、统计、预决算、重大民生等共性基础信息,确保法定内容充实、分类规范准确、更新及时有效。主动公开涉及公众利益调整、需要公众广泛知晓或者需要公众参与决策的政府信息,切实做到“应公开、尽公开、早公开”。

(二十三)健全完善工作体制机制。建立健全信息审核发布、动态管理、日常监测等制度,规范政府信息公开“三审”流程,确保公开信息表述规范、内容完整、准确无误。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属性源头认定机制,明确不同类型信息公开要求,依法依规做好保密审查工作,把好政治关、法律关、政策关、数据关。加大政务公开工作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力度,积极开展培训交流,通过集中学习等方式强化主动公开意识,提升全区政务公开工作人员的能力和水平。

(二十四)充分发挥绩效考核作用。完善政务公开工作考核、社会评议、责任追究体系,将政务公开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范围。加强督促考核,创新实施“人工+技术”“网上+现场”、政务公开社会监督评议员等检查督查方式,对工作推进扎实有效的给予表扬,对政务公开工作落实不到位、违反有关规定、不履行公开义务或公开不应当公开事项的,逗硬扣减年度绩效考核分值,造成严重影响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信息来源: 政府办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